你的位置:小燕子福彩3d今晚预测 > 新闻动态 > 《紫微经·原子学》氧
《紫微经·原子学》氧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3:33 点击次数:182
氧(Oxygen),符号O,原子序数8,原子质量15.9994克/摩尔。同位素同位素丰度(%)半衰期衰变方式衰变产物衰变能量O-1224秒O-138.58毫秒O-1470.598秒O-15122.24秒O-1699.759稳定O-170.037稳定O-180.204稳定O-1926.464秒O-2013.51秒O-213.42秒O-222.25秒核结构氧O-16的核心由1个α粒子构成,核心表面分布着6个质子和6个中子。核反应[例1]氟F-18捕获1个电子,衰变成氧O-18,进而放出γ射线,γ射线能穿透人体皮肤组织,被探测器探测到,可以作为肿瘤的诊断方法。F(1α、7p、7n)+1e→O(1α、6p、8n)[例2]医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质子,轰击重氧水之中的氧O-18,人工合成氟F-18。O(1α、6p、8n)+1p→F(1α、7p、7n)+1n[例3]1958年,美国的西博格用氧O-16轰击钚Pu-241,人工合成锘No-257。O(1α、6p、6n)+Pu(43α、8p、61n)→No(49α、4p、57n)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,2个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,是一种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双原子气体。氧气O2是空气主要组分之一,比空气重。氧分子具有顺磁性。密度1.429kg/m3,溶点-222.65℃,沸点-182.96℃。在水中溶解度很小,溶解度49.1mol/L。氧分子在低温下可形成水合晶体O2·H2O和O2·H2O2,后者较不稳定。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4.89毫升/100毫升水(0℃)。干燥空气中含有20.946%体积的氧;水有88.81%重量的氧组成。臭氧O3在常温下,是一种有鱼腥臭味的蓝色气体。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~35公里的平流层顶部部的臭氧层中。在常温常压下,稳定性极差,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。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,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。熔点21K,沸点160.6K,溶解度较大,273k时为494mol/L。具有反磁性。压强1Y时,氧气在约90K时变为淡蓝色液体,液态氧呈浅蓝色,密度1140kg/m3(在沸点时),沸点-183℃,液氧可以被磁铁所吸引。冷却到-218.8℃成为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。四聚氧O4。这种氧分子可以稳定存在,预计构型为正四面体或者矩形,从两种构型中性分子O4,O4分子可以以正方形结构或正四面体结构形式存在,其中正方形结构更有可能是O4分子的真实空间结构。红氧O8。氧气的压强超过100Y,变为另一个同素异形体,体积骤减,颜色也从蓝变成深红。红氧的稳定相态为O8,由4个O2分子组成菱形的O8原子簇。氧合物氧是第六族可变性原子,4个负极♀,电极强度2.00;2个正极♂,电极强度-7.76。键负极强度正极强度键长(pm)键能(kj/mol)O-F2.00-9.92200Li-O8.08-7.76341Al-O5.56-7.76107+68=175585B-O5.40-7.76117+68=185515C-O5.30-7.7676+68=143326Si-O5.20-7.7693+68=161460H-O5.00-7.7630+68=98462P-O5.00-7.7695+68=163410Sb-O3.80-7.76132+68=200314I-O3.00-7.76234N-O3.00-7.7678+68=147230Pb-O2.68-7.76192382O=O2.00-7.7660+60=120498O-O2.00-7.7674+74=148146氧合物的种类:1.按氧在分子中的极性分为:雄性氧合物、雌性氧合物。雌性氧合物是指氧在分子中呈雌性。雌性氧合物很少出现,只有与氟结合才会出现,如:二氟合氧、二氟合二氧、氟铂酸氧O2PtF6等。2.按酸碱性分为:酸性氧合物、碱性氧合物、两性氧合物、不成盐氧合物。3.按含氧数量分为:过氧合物、超氧合物、臭氧合物等。4.按与氧结合的原子分为:金属氧合物、非金属氧合物。氧气不能与氯、溴、碘发生反应,但臭氧可以与它们反应。大多数原子在含氧的气氛中加热时可生成氧合物。有许多原子可形成一种以上的氧合物。1.结合反应O2+2F2=2OF2(2♀、1♂)2O=O2(2♀、2♂)4Na+O2=2Na2O (1♀、2♂)2Na+O2=2Na2O2(1♀、1♂)4K+O2=2K2O(1♀、2♂)2K+O2=K2O2(过氧合钾)K+O2=KO2(超氧合钾)2K+3O2=2KO3(臭氧合钾)C+O2=燃烧=CO2(4♀、2♂)2C+O2(氧气不充足)=燃烧=2CO(2♀、2♂)S+O2=燃烧=SO2(4♀、2♂)2SO2+O2=加热=2SO3(6♀、2♂)2SO2+O2+2H2O=2H2SO44P+5O2=燃烧=2P2O5(红磷)(5♀、2♂)P4+5O2=燃烧=2P2O5(白磷)N2+O2=2NO(高温或放电)2NO+O2=2NO24NH3+3O2=点燃=2N2+6H2O4NH3+5O2=4NO+6H2O (加热,催化剂,催化剂一般用铜)2Mg+O2=2MgO(2♀、2♂)4Al+3O2=点燃=2Al2O3(3♀、2♂)2Zn+O2=点燃=2ZnO(2♀、2♂)3Fe+2O2=点燃=Fe3O4(3♀、2♂)2H2+O2=燃烧=2H2O(1♀、2♂)2Cu+O2=加热=2CuO(2♀、2♂)2Hg+O2=加热=2HgO(2♀、2♂)4FeS2+11O2=高温=2Fe2O3+8SO22H2S+3O2(过量)=燃烧=2H2O+2SO2CaO+H2O=Ca(OH)2H2O+CO2=H2CO32.分解反应3O2=放电=2O3(臭氧)2O3=3O22HgO=加热=2Hg+ O2↑2KMnO4=加热=K2MnO4+ MnO2+O2↑2KClO3 +MnO2(催化剂)=加热=2KCl+3O2↑2H2O2+MnO2(催化剂)=2H2O+O2↑2H2O=通电=2H2↑+ O2↑2HClO=光照=2HCl+O2↑4HNO3(浓)=光照=4NO2↑+O2↑+2H2O2Al2O3=通电=4Al+3O2↑4CuO=高温=2Cu2O+O2↑2CuSO4+2H2O=通电=2Cu↓+2H2SO4+O2↑4AgNO3+2H2O=通电=4Ag↓+4HNO3+O2↑6CO2+6H2O=光=C6H12O6+6O2↑(植物的光合作用)(叶绿素)3.置换反应2F2+2H2O=O2+4HF(氟-9.92、氧-7.76)Cl2+H2O2=2HCl+O2↑(氯-8.00、氧-7.76)O2(少量)+2H2S=点燃=2H2O+2S(氧-7.76、硫-4.32)氧与有机物反应:如甲烷、乙炔、酒精、石蜡等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合碳。气态烃类的燃烧通常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,放出大量的热,生成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。自然分布在地球,氧是含量最丰富的原子,氧占了水质量的89%,占了空气体积的20.9%,在地壳的含量为48.6%,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原子。每1千克的海水中溶解有2.8毫克的氧气。就整个地球而言,氧的质量分数为15.2%。制备方法一、实验室制法:过氧合氢分解制氧气,该反应是放热反应,放热108kj/mol。过氧合氢溶液催化分解(催化剂主要为二氧合锰,三氧合二铁、氧合铜也可)。二、工业制法:1.液态空气分离法: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。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,从液态空气中制备氧气。首先把空气预冷、净化(去除空气中的少量水分、二氧合碳、乙炔、碳氢合物等气体和灰尘等杂质)、然后进行压缩、冷却,使之成为液态空气。然后,利用氧和氮的沸点的不同,在精馏塔中把液态空气多次蒸发和冷凝,将氧气和氮气分离开来,得到纯氧(可以达到99.6%的纯度)和纯氮(可以达到99.9%的纯度)。在低温条件下加压,使空气转变为液态,然后蒸发,由于液态氮的沸点-196℃,液态氧的沸点-183℃,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,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。如果增加一些附加装置,还可以提取出氩、氖、氦、氪、氙等在空气中含量极少的稀有惰性气体。由空气分离装置产出的氧气,经过压缩机的压缩,最后将压缩氧气装入高压钢瓶贮存,或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工厂、车间使用。使用这种方法生产氧气,虽然需要大型的成套设备和严格的安全操作技术,但是产量高,每小时可以产出数千、万立方米的氧气,而且所耗用的原料仅仅是不用买、不用运、不用仓库储存的空气,所以从1903年研制出第一台深冷空分制氧机以来,这种制氧方法一直得到最广泛的应用。2.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。利用这种技术,在一定压力下,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,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。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,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。3.分子筛制氧法(吸附法)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,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。首先,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,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,氧气进入吸附器内,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(压力达到一定程度)时,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。经过一段时间,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,吸附能力减弱,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,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,然后重复上述过程。这种制取氧的方法亦称吸附法.利用吸附法制氧的小型制氧机已经开发出来,便于家庭使用。4.电解制氧法把水放入电解槽中,加入氢氧合钠或氢氧合钾以提高水的电解度,然后通入直流电,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。每制取一立方米氧气,同时获得两立方米氢气。用电解法制取1立方米氧气要耗电12~15度,与上述两种方法的耗电量(0.55~0.60度)相比,是很不经济的。所以,电解法不适用于大量制氧。另外同时产生的氢气如果没有妥善的方法收集,在空气中聚集起来,如与氧气混合,容易发生极其剧烈的爆炸。所以,电解法也不适用于家庭制氧。用途液氧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用途。工业上制造液氧的方法是对液态空气进行分馏。液氧的总膨胀比高达860:1,因为这个优点它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军事方面。由于它的低温特性,液氧会使其接触的物质变得非常脆。液氧也是非常强的氧合剂,有机物在液氧中剧烈燃烧,一些物质若被长时间浸入液氧可能会发生爆炸,包括沥青。在航天工业中,液氧是一种重要的氧合剂,通常与液氢或煤油搭配使用。一些最早期的弹道导弹采用液氧作为氧合剂。在作为推进剂时,液氧能为发动机提供很高的比冲。另外,相对于另一种常见的推进剂组合四氧二氮-偏二甲肼,液氧的几种搭配形式清洁环保(肼类物质有剧毒)。在露天爆破中可以采用液氧炸药,但这种做法正逐渐被淘汰,因为液氧炸药存在相当的危险性,容易引发事故。由于液态氧在常温下挥发很快,这种炸药的寿命很短,一般为15~20分钟。因此,必须在使用前临时浸制。二次大战前,由于硝酸盐短缺,这种炸药曾被广泛使用。后来有了合成氨,硝酸盐可以廉价大量供应了,使用液氧炸药就不多了,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已基本上停止使用。研究历史1608年,荷兰的科内利乌斯·德雷贝尔证明了加热硝石(硝酸钾KNO3)能释放气体。这就是氧气,然而并没有对它进行鉴定。1771年,瑞典的卡尔·威尔海姆·舍勒制取了氧,写下了他的发现,但直到1777年才发布。1774年,英国的约瑟夫·普里斯特利是第一位发布氧原子声明的人,约瑟夫·普里斯特利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氧合汞HgO上,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。1777年,法国的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“氧合说”,指出物质只能在含氧的空气中进行燃烧,燃烧物重量的增加与空气中失去的氧相等,从而推翻了“燃素说”,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定律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普京:以伊冲突未导致油价大幅上涨,“欧佩克+”无需干预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小燕子福彩3d今晚预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